鞋子黄继瑜
鞋子 黄继瑜 我小时候个头很小,到七岁多才上小学一年级。学校离家有二里地,第一次上学,是堂姐带我去的,以后就没有人接送了。 虽说刚上一年级,每人必须带上文房四宝,学习写字、做作业都得用毛笔,因为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卖铅笔、钢笔、圆珠笔的。对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,用墨块在砚台里磨墨,确实不容易,磨墨用的水和磨成的墨水,一不小心就会淋湿衣服和鞋子,明明的白小褂,就成了黑小褂。春秋天还凑合,到了冬天就麻烦了,棉袄的前襟都冻得硬邦邦的。有一天,我不小心,水泼到了鞋子上,湿漉漉的。穿单布鞋本来就冻脚疼,冻肿了,又疼又痒,弄湿后,脚就更冻疼了。我大哭,要回家,老师批准了。我拼命地往家跑,到家后,脚就不冻疼了,脱下湿鞋,脚还冒热气。 一双单布鞋湿透了,又没有别的鞋换,妈妈很着急,想到我明天上学没有鞋子穿咋办?妈妈是个勤快人,她找来一些茅草、苘麻、破布、芦柴缨子等,在豆大的油灯下,用茅草编成鞋底,用苘麻做筋子,再用苘麻、破布条、芦柴缨子编成鞋帮子,花了一夜工夫,为我做出了一双草鞋。我们那里的人美其名曰″茅窝子″。 茅窝子穿着是暖和,然而,走起路来,磨脚疼,又没有别的鞋子穿,无法可想,只好忍着。 读初中时,学校离家远些,有六七里路,冬天穿茅窝子可不行,走不快,害怕迟到,只能穿单布鞋,走在路上一点也不觉得冷。到了学校,上课时冻脚疼,下课跑跑就不冻庝了。这是妈妈教我的:″腊月冻死懒汉。只要不懒,多活动活动就不冷了。" 高中是在县城上的,我还没有棉鞋穿,只有两双单布鞋,春夏秋冬都能穿。星期六放学回家,走在沙石路上,路又远,星期天再返校,布鞋底就被磨通了,只好找鞋匠修,用废旧轮胎皮,钉在鞋底的前后,削去毛边,和鞋底差??多大小,就算修好了。直到鞋帮子穿破了,鞋底中间断了,连拖都不能拖,才舍得扔掉。实在没有鞋子穿,就去旧货店里,花五毛钱买一双破旧黄力士鞋,补好后穿。有时还买不到左右两只不顺弯的,只好买两只一顺弯的,一只顺着脚弯穿,另一只就反着脚弯穿,走路都不好走,就别说有多难看了。 新学期开始,我姐姐给我做了一双新布鞋。去学校的路上,遇到男同学一起走,我们都脱下鞋子拎着,光着脚走路,害怕鞋底被磨通。到了学校,脚掌多处被擦破,冒出血珠子,很疼。星期六也是光着脚回家。有时会遇到和女同学一起走,就不好意思光着脚走了。还好,我们班和我同路的只有一个女同学,很少碰到一起。在学校里,遇到下雨下雪,五毛钱的黄力士鞋就变成了水鞋、雨靴子。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,经济稍有好转,我也很少光着脚走路了。有一年冬天,亲戚为我做了一双高木屐子,鞋底是用木头片做的,前后钉有约一寸高的木头,帮子是用棉麻和鸡毛编织成的。那东西确实暖和,也很时髦。不过,我没有那个命享用,稍没注意崴了脚,多少天不能走路,别想去生产队挣工分了。 七七年恢复高考,因为我是老三届中的六八届,只读过一年高中,没敢参加。七八年,鼓足勇气参加高考,我也在录取之列。十二月份开学,天气已经很冷,我是穿着一双新的黄力士鞋去学校的。在校二年,我还没有穿过棉鞋,可能妈妈的话就是一双最暖和的棉鞋。 毕业后,我被安排到一所初中任教。自己有了工资,买了球鞋、皮鞋,再也没有光着脚走路。接着,国家实施了多项富民政策:分产到户、包工到人、全面改革开放、脱贫致富奔小康……到了现在,人们吃不完穿不清,家家有车有房有存款。冬天我也穿上了皮棉鞋,过上了天堂般的日子。 作者历数了自己穿过的鞋子,这些片段构成了作者的人生。文字叙中写事,折射出了时代发展的影子。(赵云翔) 作者简介: 黄继瑜,网名黄劳斯劳,年出生,江苏沭阳人,中学退休教师。年前,曾在《淮阴日报》发表过多篇散文;在《中学语文教学》、《语文知识》、《语文月刊》等大学学报,发表过多篇论文和知识说明文。 神医二哥黄继瑜稿费黄继瑜也解″就菊花"黄继瑜长按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qingmazia.com/tmzyf/9841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通知大家咳嗽不停老反复别慌此叶子泡水,
- 下一篇文章: 王庆其丨经方用药研究小结收藏备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