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事于庄的池塘儿时记忆已不复存在
提示:点上方安新在线网↑免费订阅,本地事我先知。 于庄的池塘 作者:荡雁游鸿 《往事》频道第22期 我居住的村子叫于庄,现在是一个似乎与白洋淀无关的小村,默默无闻,静处于县界一隅,极容易被人遗忘。于庄村属于安新县,但不在白洋淀里,因离淀边还有十多里路程,人们都说,这小于庄,旱区,和白洋淀一毛钱关系都扯不上。殊不知,只在三十年前,于庄村水资源还是很丰富的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于庄村,不敢说环水而居,却也是个至少三面被水道环绕的小村子,村东南一条长渠绵延曲折连接白洋淀大堤上的南河机台,是上世纪水患时的泄洪通道。村东有一池塘,名叫东头坑。村西有一池塘名叫西头坑。村西南的小池塘叫三尖坑。几个池塘间有水渠相连,凡与道路衔接处有砖石小桥相接,几处小桥至今犹在,静看时光荏苒,回味岁月变迁。连接池塘的沟渠行至村南较宽深,人们叫它“南河沟子”。那时候,“南河沟子”南接白洋淀,北连拒马河,虽未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,却也滋润土壤,哺育庄稼,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朴善良的于庄人。 那些年,池塘里都有水。 东头坑,水较浅,北头是鱼池,中间有芦苇,东边种着苘麻,南头是可供劳作一天的人们嬉水洗澡的地方。那时候我小,只会在水边浅处扑腾,没有去水流深处探险的勇气。西头坑,水较深,生产队时种过稻子,养过鱼。记得那时也是芦苇丛生清波荡漾。除了这两个,村南还有一处与南河沟子毫不关连的池塘,两亩大小,名叫“水柜”,这池塘疑似人工开凿,具体形成年代已无从考究,我只记得小时候随爷爷去那里洗澡,也随小伙伴在塘边捉过青蛙。因为“水柜”里曾淹死过人,有水鬼传说,塘边不远还有一排“八路坟”,令幼小的我心生敬畏,所以从未敢独自下水过。 那时,下河嬉水摸鱼,攀爬跳跃沟渠是我们固有的娱乐项目,幼年的我们乐此不疲。 岁月流走,池塘里的水也不知流向何方了,不待我们完全长大时,我蓦然发现,于庄村村边的几处承载我们儿时乐趣的池塘,东头坑西头坑还有水柜,俱已干涸。水没了,鱼没了,苇子没了,池底黑色泥土不知何时开始在阳光下龟裂一张焦渴得急欲诉说的网…… 然后,池塘成了建筑取土区,挖得很深。然后,池塘成了公用垃圾池,脏乱不堪。很多承载儿时记忆的东西已不复存在,甚至那种与芦苇相似却只有半尺高的“芦草”,在现在的池塘边,也已找不到一点痕迹了…… 注:请作者加以便领取稿费 征稿启事: 为让更多的安新白洋淀人发表个人的文章、照片或视频等,撰述民间历史,书写记忆中的家乡,书写童年趣事等。安新在线网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qingmazia.com/tmzyf/957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小时候易县常见又叫不上名的植物太全了,
- 下一篇文章: 玉米田除草剂,未来发展路向在何方